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细线或短虚线状条斑

作者:绿意盎然2025-05-22 09:59:20

发病症状:叶片会从暗绿色慢慢扩展形成黄褐色细线或短虚线状条斑。病斑上经常会溢出黄色菌脓,干后会呈胶状的小粒,不易脱落,严重时田间会出现一片黄白色。

发病条件:高温、台风暴风、病害、施肥不当、灌水过多都会导致其发病。晚稻比早稻更容易感染,尤其在水稻抽穗阶段发病严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细线或短虚线状条斑

一、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

1、发病症状

(1)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半透明小斑,迅速在叶脉间扩展为黄褐色细线或短虚线状条斑,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

(2)病斑上常溢出许多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黄色胶状小粒,不易脱落,发病严重时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可见许多半透明细条。

(3)发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引起植株早期死亡或不可抽穗。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细线或短虚线状条斑

2、发病条件

(1)高温高湿有助于病害发生。台风暴雨造成伤口,病害容易流行。偏施氮肥,灌水过深加重发病。

(2)病菌主要在病稻种、稻草和自生稻上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主要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借风、雨、露等传播。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细线或短虚线状条斑

(3)在无病区主要通过带菌种子传入,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

(4)晚稻比早稻易感染,后期水稻易发病蔓延;台风暴雨造成伤口,病害容易流行;偏施氮肥,灌水过深加重发病;晚稻在孕穗、抽穗阶段发病严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细线或短虚线状条斑

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

(1)选用抗病性比较好的品种,播种前先对种子消毒处理,可用85%的三氯异氰脲酸粉剂500倍液浸稻种24小时,洗净药液后催芽播种;也可以采用温汤浸种的办法,将种子放入50℃温水中预热3分钟,然后再放入55℃温水中浸泡10分钟。

(2)在浸种过程中,至少翻动或搅拌3次。处理后立刻取出放入冷水中降温,这样可以有效地杀死种子上的病菌。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细线或短虚线状条斑

2、栽培管理

(1)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合理科学施肥、灌溉,减少病害传播与扩散,增强水稻抗病能力。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搭配,勿过量施用氮肥,特别是在水稻生长后期,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

(2)施用绿肥或其他有机肥比较多的稻田,可以适量施用一些石灰和草木灰。要浅水勤灌,不能灌水过深,防止病田水流向非病田,适时适度搁田,及时铲除田边杂草,减少病害传播与扩散,增强水稻抗病能力。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细线或短虚线状条斑

3、药剂防治

(1)水稻秧苗期、大田期要用药剂防治,当田间病害处于点发阶段、气候条件和稻株长势又适于发病时,应该立刻喷药防治,可以选用噻枯唑、叶枯净、消菌灵等,第一次施药后隔5-7天再用药一次,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无人机喷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细线或短虚线状条斑

(2)对于已经发生病害的稻田,需要及时施药。施药应先从未发病的外围区域开始,并逐渐向发病区域包围的施药的方式,可以防止施药时将病菌带到未发病区域,对已发病的水稻要多喷些药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大全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大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