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太多、感染病害、施肥不当、温度太高等均可能导致西葫芦长不大就烂掉。
浇水太多:生长期间无需特意浇水,若遭遇连续阴雨天气,需及时排水或搭建遮雨网。
感染病害:勤通风、控制好环境湿度,及时剪去病虫叶以及病虫果。此外,还需喷施杀菌剂。
施肥不当:及时浇水稀释、冲洗肥料,并加强通风。
温度太高:搭建遮阳网遮光,并朝四周喷洒水雾降温。
一、西葫芦长不大就烂掉的原因
1、浇水太多
(1)西葫芦耐旱,惧怕水涝。若是在栽培期间经常给它浇水,或者是降雨量太大,环境太过潮湿,就会影响西葫芦的生长,容易导致烂掉情况。
(2)西葫芦在生长期间基本不需特意浇水。若是遇到连续的雨天,一定要将地块中的水分给排掉,或者给它搭建遮雨网。
2、感染病害
(1)西葫芦若长时间处在湿度大,不通风的环境下容易感染病害,常见灰霉病以及菌核病,这种病害都会导致西葫芦烂掉。
(2)栽培期间要加强管理,控制好湿度,勤通风,还要及时剪掉感染病虫害的叶片,将发黑腐烂的果实给剪掉,避免继续传染。此外,还要给西葫芦喷洒杀菌消毒的药剂。
3、施肥不当
(1)西葫芦喜肥,在生长期间对养分需求大,需要及时追肥。但是施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若是选择的肥料浓度太大,就容易烧根,导致果实腐烂。
(2)若是这种情况导致的,就要给西葫芦浇灌清水冲洗掉肥料,一定要及时将肥液排出去,并且加强通风,尽快蒸发掉水分才行。
4、温度太高
(1)若是温度长时间在30℃以上,就会导致西葫芦果长不大,还容易腐烂。
(2)若是温度高,建议在西葫芦上面搭建遮阳网,及时遮光,并勤向周围喷洒水分,这样可降低温度,降低烂瓜的可能性。
二、西葫芦尖头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留瓜过多
(1)在天气晴好时,西葫芦的长势比较晚,于是非常多菜农会按照每叶留一瓜的方式,希望能通过以果控棵,结果导致瓜条过多,造成营养竞争激烈,从而造成大量的瓜条由于营养不足而成为尖头瓜。
(2)防治方式:建议在留瓜时,应该根据植株的长势适当留取瓜条,对于长势比较强健的植株每株留取4-5支瓜即可,切不能一叶一瓜,这样只会由于瓜条过多,造成养分不足而形成尖头瓜。
2、肥水不合理
(1)非常多菜农肥料的使用量少,导致西葫芦营养供应不足,所以造成尖头瓜增多,通常每亩冲施高钾肥料30公斤即可,另外在西葫芦的结瓜期,不可大量的浇水,也不能忽干忽湿,以免浇水后根系受损,影响到根系对肥料的吸收利用。
(2)防治方式: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施化肥,由于西葫芦是高产量作物,在瓜条膨大时还在孕育新的瓜条,所以在栽培过程中出了施足基肥外,还需注意经常冲施肥料,以补充养分。
3、温湿度不适宜
(1)西葫芦不喜高温,尤其是叶温偏高,会造成呼吸作用加强,营养大部分被消耗,导致瓜条的营养供应不足,出现瓜条尖头、生长缓慢现象。
(2)防治方式:西葫芦结果期昼夜温差要大,在白天最好不要超过23度,夜间温度控制在13度左右为宜,同时还要注意疏除植株下部的老叶,以加强通风,排除湿气,防止药害的发生,影响到光合效率,导致尖头瓜的产生。
4、植株旺长
(1)西葫芦植株旺长,会造成营养生长过旺,从而抑制了植株的生殖生长,养分向幼瓜的转化受到影响,因此造成了西葫芦尖头。
(2)防治方法:要做好植株控旺措施,在植株旺长时可以喷施多效挫等控旺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