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戊灵的用法用量因作物类型而异。
用于水稻田:直播稻,可在种子尚未发芽前,亩用二甲戊灵乳油150-200毫升(330克/升)兑水喷施土壤。
用于棉花田:直播棉田,于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亩用150-200毫升33%二甲戊灵乳油兑水30-40斤,喷施土壤。
用于油菜田:移栽前1-2天,亩用150-200毫升33%二甲戊灵乳油兑水喷施移栽田。
一、二甲戊灵的用法用量
1、用于水稻田
南方稻区常用于直播稻种子萌发前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通常每亩用330克/升二甲戊灵乳油150-200毫升。
2、用于棉花田
直播棉田每亩用33%乳油150-200毫升对水15-20公斤,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3、用于油菜田
直播油菜田播种覆土后,表土喷雾,每亩用33%乳油100-150毫升。移栽油菜田移栽前1-2天表土喷雾,每亩用33%乳油150-200毫升。
4、用于蔬菜田
在大蒜、姜、胡萝卜、韭菜、洋葱、芹菜等直播田,每亩用33%乳油100-150毫升,对水15-20公斤,播种覆土后,表土喷雾。辣椒、番茄、韭菜、大葱、洋葱、菜花、白菜、甘蓝、茄子等移栽田,每亩用33%乳油100-150毫升,对水15-20公斤,移栽前1-2天表土喷雾。
5、用于大豆、花生田
春大豆、春花生,每亩用33%乳油200-300毫升,对水15-20公斤,整地后施药混土,然后播种。夏大豆、夏花生,每亩用33%乳油150-200毫升,对水15-20公斤,播种后1-2天表土喷雾,施药过晚易产生药害。
6、用于玉米田
春玉米每亩用33%乳油200-300毫升,对水15-20公斤,播种后出苗前3天内进行土表喷雾,施药过晚容易对玉米产生药害;夏玉米每亩用33%乳油150-200毫升,对水15-20公斤,播种后出苗前3天内表土喷雾。⑦ 用于果园:在杂草出土前,每亩用33%乳油200-300毫升,对水喷洒于表土。
二、二甲戊灵产生药害的原因
二甲戊灵在使用时,有的地方常会出现一些药害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作物播种过浅
种子处于药层中,萌发后吸收的量较大,容易受到药害。因此,一般要求种子播种深度在3-5厘米。这样,作物种子萌发初期吸收的药量少,芽体穿过药土层时虽然也吸收,但因吸收的药量较低,通常不会形成药害。
2、施药时要求土壤墒情较好
(1)该除草剂一旦与土壤结合,非常难再移动。施药时如果墒情较好,施下的二甲戊灵才可以向下和向四周扩散,形成2-3厘米厚的严密的药土层,确保土壤封闭效果。施药后土壤干燥时,难以形成良好的药土层,会影响防效。
(2)因此,为增加土壤吸附,减轻对作物的药害,在用药前应先浇水处理土壤后再施药,以增加土壤吸附量,减轻对作物的药害。如果在施药后土壤湿度过大,或者短时间内遇雨,有可能进入作物播种层,容易对作物特别是比较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
3、用药量过大
(1)凡出现药害的地方,非常多都是因用药量超过使用要求造成的。如用于蔬菜田除草通常要求每亩不超过120毫升;或者因喷药时不均匀,局部用药量过大导致产生药害。
(2)因此,旱田施用33%二甲戊灵乳油,亩用量通常应在150毫升以上时才可以确保防效,每亩用药120毫升,土壤干燥时除草效果通常不会太好。
(3)在使用时可根据作物受害田块杂草防除效果,大致推算一下二甲戊灵的合理使用量,而不可任意加大用药量。
4、用药过迟
(1)在用于蔬菜作物除草时,如果蔬菜种子已萌发,甚至已开始出苗,施用二甲戊灵后被作物幼芽大量吸收,非常容易产生药害。几乎所有的作物,在芽苗期接触二甲戊灵都容易产生严重药害。
(2)因此,在用药时间上都有严格的要求,不可过迟,如用复配剂40%甲戊·乙草胺乳油用于生姜、棉花、玉米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必须于作物播后苗前施药,禁止在种子拱土期用药。
(3)生姜每亩用制剂100-150毫升,大蒜田每亩用制剂125-175毫升,对水40-60公斤,进行土壤喷雾处理,以保无害。
5、不要在敏感作物和作物的敏感期使用
(1)番茄、辣椒等茄果类作物对该药比较敏感,一般在作物移栽前施药,移栽时尽可能少动土,减少对土壤封闭药层的破坏。
(2)如果在移栽后施药,必须在田间进行定向喷雾,不可将药液喷到茄科类蔬菜作物上,尤其不能将药液喷到幼嫩的心叶上。
(3)直播稻出苗后的5-6叶期误用二甲戊灵,特别是用药量较大时,在温度高时通常用药后2-3天即可表现出药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