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作者:果香2025-03-05 09:19:28

密度管理:种植生姜的行间距是35厘米,株间距25厘米,土质差时可适度密植。

遮阳和温度管理:生姜播种后或齐苗后搭建遮阳棚,7-8月撤棚,生长期间温度保持在18-25℃,幼苗出土后撤地膜。

水分管理:降雨充足地区,浇水4次,干旱时适量调整浇水次数。

中耕除草:出苗后和生长期进行中耕除草。

培土施肥:前期施氮肥,后期增施磷钾肥和饼肥。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一、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

1、密度管理

(1)生姜在播种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合理的做好密度规划,不可种植过密。虽然说前期播种后期还是可以进行移苗和匀苗,但这对生姜的生长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2)一般情况下,我们种植生姜的行间距差不多是三十五厘米,株间距是二十五厘米左右。当然如果种植地土质不佳的话,也可以适当的密植。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2、遮阳和温度管理

(1)在生姜播种之后,我们需要搭建遮阳棚,当然也可以在生姜齐苗之后再进行搭建,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合理的调控光照强度,将遮阳的效果控制在百分之六十左右,等到七八月份的时候要及时的将遮阳棚撤掉。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2)还有就是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调控,可以覆盖一层地膜,但当幼苗出土后要及时的撤膜,生长期间的温度最好是控制在十八到二十五度之间。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3、水分管理

(1)生姜具有喜湿润、怕积水的、不耐旱的特点,那么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对田间水分的调节也是很重要的。在种植生姜的时候需要根据生姜的生长特性、天气变化、土壤干湿情况等进行及时的浇水和排水。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2)如果是降雨量较好的地区,通常每年只需要浇水四次,分别是出苗时、齐苗后、生长期以及块茎壮大期,但如果天气不如何好,就需要适当的进行调整。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4、中耕除草

生姜除草通常都是以浅耕为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同时还能增强养分的吸收,防止养分被杂草所吸收。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的,一般都是在浇水之后进行,这样可以防止因浇水引起的土地板结现象的出现。每年最好是进行两次中耕除草,分别是在出苗后和生姜的生长期。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5、培土施肥

(1)施肥是田间管理中很重要的一步,而且生姜的需肥量非常大,所以要根据它的不同生长期来进行施肥。施肥通常分为苗肥、生长肥、根茎胀大肥、后期补肥和叶面肥。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2)施肥量都是随着它的生长逐渐增加的,前期的施肥一般都是以氮肥为主,后期则需要增加磷钾肥和饼肥的使用,这样可以促进根茎的壮大。还有就是在根茎壮大的时候,我们要适当的进行培土,以免根茎露出地面。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二、种植生姜要注意什么

1、种子选择

选择种植生姜的块茎需要选择健康粗壮、色泽优良的品种。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2、时间

一般选择4-5月份进行种植,西北地区种植生姜的时间可以提前一个月,三月就可以进行种植了,否则成熟的太晚,对于收成是很不利的。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3、土壤

土壤要经过杀菌消毒以后再使用,尽量选择一些透气性、排水性比较好的土壤,当然土层深厚肥沃也会促进生姜的生长。

生姜高产田间管理技术,中耕除草通常是结合浇水进行

4、肥料

栽种之前,有机肥加上腐熟的肥料做基底肥,在生长旺盛期选择氮肥、磷肥、钾肥等一些元素肥稀释以后进行灌溉。在阴雨天气和地温天气不要追肥,也不能用生肥、浓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大全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大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