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类型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触杀性除草剂等。
选择性除草剂,仅仅只会对适用杂草有药效左右。
触杀性除草剂是属于见绿就杀,喷到的植株都会消灭,无论是杂草还是作物都受到杀灭的影响。
一、除草剂分类
1、药效作用范围
(1)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如拿扑净、苯磺隆、2甲4氯钠盐、敌稗、苯达松、禾草克等)和灭生性除草剂(如草铵膦、百草枯等)两种。
(2)选择性除草剂只对适用范围内的杂草发生药效,而触杀性除草剂通俗的来说就是:见绿就杀,打哪死哪,对所喷到的植物,不论杂草还是作物,统统具有灭杀效果。
2、在植物体内移动情况
(1)可分为触杀型除草剂(如除草醚、恶草灵、敌稗、百草枯等)、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如草甘膦、扑草净、2,4滴丁酯等)、以及兼有触杀、内吸传导双重效果的综合型除草剂(如杀草胺等)。
(2)触杀型除草剂只能杀死药液接触到的杂草部分,杂草喷不到药的部位和地下部分没有药效,在用药时一定要喷施均匀;而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用药后,药液可以被杂草的根茎叶稍等吸收到体内,然后被输送到整棵植物体各个部位,通过破坏杂草生理平衡和内部结构,而使杂草干枯死亡。
(3)触杀、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具有以上所有效果。触杀型药效快(1-2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能)、内传导吸型药效较慢(5-7天)。
3、使用方式
(1)可分为茎叶处理剂(如草甘膦、盖草能、2,4滴丁酯等)、土壤处理剂(如乙草胺、西玛津、甲草胺、氟乐灵等),以及兼有茎叶和土壤双重处理效果的药剂(如阿特拉津)。
(2)茎叶处理剂用于喷施,土壤处理剂用于喷施地表或者拌毒土撒施,而茎叶、土壤处理剂,既可以喷施植株使用,又可以喷施或者撒施地表使用。
4、化学结构
可分为无机化合物除草剂(如硫酸铜、氯酸钾等)和有机化合物除草剂(如醚类、酚类、吡町类、有机磷类等,常见有草甘膦、扑草净、2甲4氯、盖草能、果乐、五氯酚钠、拉索等)。
二、有什么常用的除草剂
1、丁草胺: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牛毛毡、鸭舌草、节节菜、尖瓣花和萤蔺等种子萌发的禾本科杂草、一年生莎草、一年生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乙草胺:稗草、鸭舌草、异型莎草等一年生禾本科、部分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丙草胺:对稗草、水苋菜、鲤肠、鸭舌草、牛毛草、千金子、节节菜、异型莎草、萤蔺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苯达松:对水莎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萤蔺、牛毛草、矮慈菇、野慈姑、泽泻、眼子菜、鸭舌草、节节菜、陌上菜、水苋菜、鲤肠等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2,4-滴丁酯:对于防治鸭舌草、野慈姑等阔叶杂草和三棱草、牛毛草等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6、2甲4氯钠:主要防治荠菜、异型莎草、荆三棱、扁秆藨草、鸭舌草、牛毛草、野慈姑、矮慈菇、野荸荠、四叶萍、眼子菜、水苋菜、节节菜等。
7、吡嘧磺隆:主要防治鸭舌草、节节菜、眼子菜、矮慈菇、水芹、泽泻、水龙、青萍、异型莎草、水莎草、牛毛草、萤蔺、鲤肠、蓼、泥花菜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
8、环胺磺隆:主要防治雨久花、眼子菜、鸭舌草、节节菜、毋草、泽泻、慈姑、陌上菜、尖瓣花、野慈姑、狼把草、异型莎草、莎草、牛毛毡、碎米莎草、萤蔺、水绵、小茨藻等杂草。
9、扑草净:主要防治眼子菜、鸭舌草、牛毛草、节节菜、稗草、四叶萍、野慈姑、异型莎草、藻等。
10、敌稗:主要防治稗草,同时对防治水马齿苋、鸭舌草及旱田马唐、狗尾草、野苋等幼苗也有不错的效果。
三、使用除草剂的时机
1、用药温度
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与温度高低呈正比例,温度越高,杂草吸收和体内疏松能力越强,除草剂活性也越高,除草效果也就越好,低温时正好与之相反,而且低温时作物体内作用也比较缓慢,容易产生药害。通常来说,使用除草剂适宜的温度时20-35度,25度左右时打药。
2、用药湿度
(1)湿度对除草剂用药效果也十分明显,一般在空气湿度达到60%以上时,用除草剂效果。空气湿度较大时,除草剂喷施到杂草植株上会长时间停留不被蒸发,可以让杂草叶面气孔更的吸收药液,起到更好的除草效果。
(2)除草剂在用到土壤中后,土壤湿度较大,药液会随根系大量吸水输送到地上杂草株体各个部分,能够更好的抑制光合作用、破坏杂草内部机体结构,进而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
(3)可以说,湿度越大除草效果越好,湿度月底效果越差,特别是干旱天气用药时,杂草为了保存水分,多数杂草的叶片蜡质会变的更厚减少水分蒸腾,同时呼吸功能和吸收功能也会同步降低,此时会大幅减少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降低除草效果。
(4)建议在干旱天气用药时,在加大用水量的同时,可以在除草剂中适当掺入一些渗透剂搭配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
3、风雨影响药效
(1)风里较大的天气不应该喷打除草剂,当风速每秒达到8-10米及以上时,除草剂药效会降低5%以上,而且在大风天气打药,还容易造成药雾飘移到作物上而产生药害。
(2)降雨量在10-15毫米的小雨天气,实际上是有助于提高药效的,由于适量雨水不仅可以使杂草因为迅速发芽生长而吸收更多的药液,而且还能够加速除草剂的扩散。
(3)但大雨会冲刷掉杂草上的药液,使药效降低,通常在打药后六个小时发生集中降雨,应当在雨后重新打药。在平时打药时,为了提高除草剂药效,在晴朗无风雨的天气进行,不建议阴雨天气打药。
4、草龄影响药效
杂草的草龄越大,叶片越厚、蜡质越多,对除草剂的抗性就越强,而草龄较短的幼草自我防护能力较低,用药效果越明显。一般来说,在进行田间除草时,在杂草三叶一心时打除草剂可以取得的除草效果。
5、用药时间
(1)不论是昆虫、病菌,还是植物体内新陈代谢活动,20-30度都是它们活跃的活动温度环境,对应白天的时间点通常在上午9-11点和下午3点-5点,所有说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左右打药除草杀虫效果。
(3)如果分四季来说,在春秋温度凉爽的季节,在上午10-11点和下午2-3点左右打药,而在夏季高温的季节,在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打药,冬天露地作物基本不用药,但对于冬季大棚可以在选择天气晴朗、阳光较好的上午或者中午打药。
6、其它注意事项
(1)长时间使用单一除草剂会使杂草产生较强的适应性和抗药性,建议选择不同交替使用。
(2)沙土性土质有机质含量少,土壤吸附除草剂的能力差,应当适当减少用药量,以免伤害作物根系;黏性重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吸附除草剂的能力强,药剂溶液不容易在土壤中扩散移动,容易造成片块状的药土层,在用药时可以适量增加用药量;对于有机质含量十分高的水肥田,则不要使用土壤处理剂类的除草剂。
(3)一些药效残留时间较长的效除草剂,会对下茬作物造成一定行的影响,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如绿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氯嘧磺隆(豆磺隆)、普杀特、广灭灵、莠去津等。
(4)一点,也是重要的一点:用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除草剂使用说明书上的用量和浓度使用,切忌不能私自加大药量或浓度,防止出现药害。宁可低浓度或少许的多用几次,也万万不能一次过量用药。
四、除草剂的类型
1、苯氧羧酸类
品种如2,4-D丁酯、2甲4氯钠。作用途径类似于吲哚乙酸,微量的2,4-D可以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时则使分生组织的分化被抑制,伸长生长停止,植株产生横向生长,致使根、茎膨胀,堵塞疏导组织,从而导致植物死亡。
2、苯甲酸类
品种如麦草畏(百草敌)。也有类似于吲哚乙酸的作用,可以导致植物的顶端生长和叶片形成停止,组织增生,植株生长畸形。
3、喹啉羧酸类
品种如二氯喹啉酸(快杀稗)、氯钾喹啉酸。可以有效地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导致大量脱落酸的积累,造成气孔缩小、水分蒸发减少、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植物生长减慢。有趣的是,二氯喹啉酸可以有效防除稗草,氯钾喹啉酸可以有效防除猪殃殃。
4、噻唑羧酸类
品种如草除灵(高特克)。施药后,通过叶片吸收,输导到整个植物体。杂草中毒症状为,生长停滞,叶片僵绿,增厚反卷,新生叶扭曲,节间缩短,死亡。气温高作用快,气温低作用慢。
5、吡啶氧乙酸类
品种如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三氯吡氧乙酸(盖灌能)等。施药后非常快被植物吸收,并传导到全株各部位,使敏感植物畸形、扭曲。至于其具体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