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流程如下:申请与受理,资料审查与现场检查,产地环境、申请产品检测与推荐,专家评审与公示,审批、颁证与公告等。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一、怎么认证无公害农产品
1、申请与受理
(1)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条件和生产管理要求的生产主体,均可向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定。
(2)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初审。符合要求的,出具初审意见,上报到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2、资料审查与现场检查
(1)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专业资质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2)材料审查符合要求的,在产品生产周期内组织两名以上人员完成现场检查(其中至少有一名为具有相关专业资质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同时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系统填报申请人及产品有关信息。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3、产地环境、申请产品检测与推荐
(1)现场检查合格的,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由申请人委托符合相应资质的定点检测机构对其申请产品和产地环境进行检测;现场检查不合格的,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退回申请材料并书面说明理由。
(2)检测机构接受申请人委托后,须严格按照抽样规范及时安排抽样,并自产地环境采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产品抽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工作,出具产地环境监测报告和产品检验报告。
(3)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报告后五个工作日内将资料、报告、检查结果推荐上报省农委质监处、绿办。
4、专家评审与公示
省农委应当自收到市级申请材料、产地环境监测报告和产品检验报告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审核,并在二十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评审。专家评审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按程序报请审定,在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网上公示。
5、审批、颁证与公告
省农委应当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公示情况在三十个工作日内按程序提交主任办公会审批,作出是否颁证的决定。同意颁证的,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颁发证书,并在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网上公告;不同意颁证的,按程序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二、公害农产品的简介
1、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2、无公害农产品的普及会让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也是希望有更多的种植户可以重视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希望本文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三、农产品的营销策略
1、高品质化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实现农业高效,必须实现农产品优质,在品质上做到出类拔萃,从品质上来体现价值。
2、多品种化策略
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生产品种的多样化,一个产品不仅要有多种品质,而且要有多种规格。必须根据产品的特点,对应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各种规格的产品,不断满足他们更加苛刻的要求,才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3、反季节化策略
因为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与市场需求的均衡性的矛盾带来的季节差价,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因此要开发和利用好这一商机,关键是要实行“反季节供给高差价赚取”策略。
4、特色化策略
当前农产品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主要就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趋同化和产品的大众化导致的,这时就要通过合作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户走以特取胜、以特增收的道路。
5、加工化策略
农产品通过加工,不但会使其价值大大攀升,而且会销得更快更好。可以说,发展农产品加工,既是满足产品市场营销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需要,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潮流。
6、标准化策略
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面临着国外农产品的强大竞争,为了提高竞争力,必须加快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实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经营。制定完善一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形成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以标准化的农产品争创名牌,抢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