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时间:以早晨、晚上为宜,中午浇水会快速蒸发,导致植株受到蒸熏。
浇水方法:安装膜下渗透的灌溉设施,或采取喷灌、滴灌方法。膜下渗透,水分会渗入土壤中被根系吸收,不会蒸发至空气中。喷灌,可让叶片吸收水分,还能提高棚内湿度。滴灌,有利于根系适应干旱高温后的浇水过程。
久旱浇水:土壤长期干旱,浇水时先浇浅层水,之后慢慢提高浇水量,最后正常供水。
一、大棚蔬菜的夏季浇水方法
1、浇水时间
(1)高温天气影响,不可在中午或是阳光强烈的时候浇水,地面温度非常高,蔬菜也在不断接受高温,不断蒸发水分,这时候,根系和植株都很弱,突然浇水容易适得其反,可能煮伤根系。
(2)最好在早晨和晚上浇水,这时候温度下降一些,可以保护根系,快速吸收,恢复生长。
2、浇水方法
(1)浇水时,不要过多,漫灌之类的不行,最好是安装膜下渗透的灌溉设施,或者是喷灌、滴灌。膜下渗透的方式优点就是可以直接保持水分根系吸收,不会散发到棚内,不发散发不出去。
(2)喷灌变成水分子灌溉,有助于吸收,可以直接从叶片吸收,容易恢复,如果干旱,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滴灌的话,可以让根系有一个过渡期,适应干旱高温后的浇水过程。
3、久旱浇水
(1)如果夏季长时间干旱以后,土壤会非常干燥,土壤溶液浓度会升高,根系吸收能力下降。不可一次性浇水太多,可以全部先浇浅层水,观察蔬菜生长反应逐渐加浇水量。
(2)最后恢复正常浇水。如果浇水期间任然是高温,也要挑时间进行。另外浇水要持续下去。
4、预防干旱
(1)入夏以后,往年容易干旱的地区要注意在刚入夏就要做好预防干旱的准备,比如,提前覆盖地膜,装好喷灌、滴灌、渗透浇水设施。
(2)准备遮阳网,可以减少光照、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保护种植环境。每到晴天的早晨就可以喷清水。防旱,降温。主要是保持生长势。
二、种植大棚蔬菜要注意什么
1、通风要分次进行
(1)晴天应在揭开草毡后1小时再通风。通风时先开小口,随着棚内温度的升高,再逐渐将通风口加大,以利于棚外二氧化碳进入棚内,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到下午也不要一次性将通风口关闭,应逐渐将通风口关闭。
(2)可先将通风口关闭一半,30分钟后完全关闭通风口。也可先将通风口关闭,然后再将通风口打开通风降温10-15分钟,如此重复两次,当棚内温度稳定在15℃左右时即可将通风口完全关闭。
(3)如果遇到连阴天,外界温度较低时,大棚应以保温为主,但不能因此不通风。如果不通风,棚内湿度过大,就会为病害的浸染、传播提供条件。
(4)通风应在中午12时至下午2时进行,将通风口开到宽10厘米即可,每次通风10-15分钟,每20-30分钟通风1次,连续通风2-3次即可起到非常好的降湿作用。
2、增光是必要工作
(1)进入冬季以后,光照不足就成为影响蔬菜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多数菜农都知道在棚内设置反光幕有助于蔬菜的生长。
(2)但是有的菜农将反光幕挂得太低,蔬菜植株容易将光挡住,导致反光幕的使用效果差。在张挂反光幕时,应将宽1-1.2米的反光幕挂在后墙1.7米高的地方。
(3)不能将整个棚的后墙都悬挂反光幕,以防降低后墙的储热量。像黄瓜、丝瓜等需要较强光照的蔬菜,可在棚内安装专门的补光灯,补光2-3小时,延长蔬菜的见光时间,以促进蔬菜有机物质的积累,提高产量。
3、棚内悬挂湿度计
(1)控制湿度是冬季大棚蔬菜管理的重点之一。如今,不少菜农知道棚内湿度在70%-80%是比较合适的。
(2)但由于非常多棚内没有悬挂湿度计,菜农不可准确把握棚内湿度,导致病害多发。
(3)因此,应在棚内悬挂湿度计,这一点对于种菜新手来说尤为重要。当棚内湿度过大时,菜农除可通风降湿外,还可向地面撒施草木灰降湿。